硅谷行记(二)| 从Tesla、Automatic、Linkedin看硅谷的另一面

发布于 2015年04月22日 15:12

编者注:历经两个月初选、集训、决赛和指导,近万名创业者通过傅盛战队的层层选拔,从200强到20强,再从20强到10强,最终5位选手脱颖而出。最后一站,傅盛亲自带领选手奔赴硅谷,开启创业体验之旅。三月初,傅盛亲自带领傅盛战队,拜访了一系列硅谷的科技创新公司,并与美国创业青年、知名投资人亲密交流。本文为此次行程的总结和分享之一。

傅盛战队选手及合伙人与@硅谷猎头Tom在特斯拉工厂前合影留念 (Copy)▲傅盛战队选手与TeslaMotors亚太区高级人才顾问Tom在特斯拉工厂前合影留念

硅谷汇聚着憧憬着创业成功又无所畏惧的年轻人。他们朝气蓬勃,又聪明肯干;这里不缺乏点子,更不缺少聪明人。

作为美国科技的创新标志,硅谷被深深打上了自由、冒险、活力的烙印——它与权威、关系、规则背道而驰。

然而,事实总比听说的还要丰富。

参观完Google、Facebook,傅盛战队来到了Tesla、Automatic、Linkedin——从中我们发现了硅谷的另一面。

Tesla:没有标签的员工

走在Tesla的科技园区,一股浓浓的干劲儿扑面而来。很早以前,我们就得知,特斯拉的员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薪水,很多愿意降薪来Tesla的优秀人才,多半是对公司或产品有极大热诚,虽然离开的人也有,但留下的都是死心塌地的。

Tesla Motors亚太区高级人才顾问Tom告诉我们,特拉斯如同很多初创公司一样,在招聘人才方面,并不迷信权威,甚至更亲睐没有标签的员工。硅谷几十年经验证明,那些初出茅庐能干具体事情的年轻人,可能比一个经验丰富但是已经眼高手低的权威对公司更有用。

暴风截图2015324107790310 ▲特斯拉园区内的电动汽车

在Tom看来,谷歌和苹果这样的⼤公司招收员⼯的时候,往往都喜欢已经被证明过了的,有标签的员工,但对初创企业来说,从⼤公司挖⼈,找所谓的“最好员⼯”其实并不是好事。
原因有两点:第一,已经被证明过了的⼈要的比较多。第⼆,具有丰富职业背景的人出路也多,随时都有退路。

Tesla总是把自己当作初创公司。尽管,它能给出的待遇很难⽐得上⼤企业。但Tesla遵循初创公司的招人策略,即从还未被证明过的,⾝上还没被打上标签的年轻人⾥边,挑选出优秀的员工。

这家公司已经创立十年,2010年股票就上市,到今天,依然保持着初创公司的典型特质——不怕苦、快速往前冲、永不说不。

在特斯拉的办公区,你看不到花花绿绿的布置,环境也没有那么热情奔放,团队专注于产品,潜心做事,一群极能吃苦的人。

这与我们想象中的硅谷大公司有些不同。它没有谷歌那种拥有华丽的游泳池,没有高档餐饮,也没有齐全的娱乐设备。傍晚时分,其他公司员工陆续打道回府时,在Tesla,员工们却还积极参与讨论。这要归功于员工的热情。

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热诚?特斯拉的员工告诉我们,他们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正在改变世界。他们认为,很多颠覆性的想法其实是因为不够坚持,执行不下去,才自然流产。马斯克的身体力行,让他们坚信:创业途中,不能质疑自己,必须坚定信念。
 

暴风截图2015324107769827▲特斯拉园区内的充电桩

也是靠着这种信念,以及对自己产品的自信,特斯拉的员工愿意周末加班,即使薪水低于其他公司也毫无怨言。对我们来说,此时的硅谷,显得不那么陌生。

Automatic:看不见的壁垒

Automatic做车载硬件,也做汽车数据。虽然目前,它靠硬件赚钱,但未来数据将会成为它最大的价值。

说到这里,我们发现,硅谷的公司,总是重视数据。

I35A6116 (Copy) (Copy)▲傅盛战队来到硅谷创新公司Automatic办公区

Automatic实验室的产品负责人Adam告诉傅盛战队,只要把Automatic的小硬件设备接入到汽车内部的数据接口,它就会自动同步汽车的关键信息和数据。这款硬件售价99美金。

当然,不是每辆汽车都有这样的接口。在美国,最近20年内生产的机动车基本上配有这样的数据接口。而在中国,据Adam介绍,只有08年开始生产的汽车才配备。
这个接口可不简单。它几乎储藏了驾驶者的所有关键性驾驶数据,通过GPS、蓝牙等功能实时传递数据到驾驶者的手机和Automatic自身的云服务器,生成一个极其宝贵的数据库。

Adam Altman分享了Automatic的故事1▲桌子上的就是这款车载硬件

那么,这个设备能为我们做什么呢?

Adam告诉我们,当我们开车的时候,Automatic的系统会通过GPS收集驾驶者的行车数据,并通过云端分析来为你提供更合理的选择。同时,Automatic硬件也非常节能环保,每小时仅消耗5%的电量,每个月仅消耗15mb的流量。

Automatic设备能够随时提醒驾驶者车停在哪里,引擎是否任何异常,紧急情况下还会提供包括召唤救护车、警车在内的救援服务。

Adam Altman分享了Automatic故事▲Automatic实验室的产品负责人Adam正在跟傅盛战队选手交流

我们真的需要这款产品吗?

在美国,拥有一辆车意味着你每年需要花费8000到10000美元。这些费用包括邮费、停车费、保险费、维护费、罚单,收费站等等。在旧金山,人们常说,如果你来这里,一定要做好准备每年花费1500美元用于缴纳交通罚款。

Adam坦言,做这款产品最主要目的并非为了盈利,而是为了把人们的生活更紧密地连接起来。

可是,事情并没那么简单。这样的硬件也不新鲜,Automatic如何建立竞争壁垒呢?这是创业者在现场不断追问的问题。

Automatic的答案是与汽车制造商建立紧密的联系。但市面上有非常多汽车制造商,要和每一个都建立联系,很困难。比如丰田,他们只愿意提供新型车款的数据,而且只愿意提供非关键性的信息,比如音乐、视频、导航信息等等,而关键的引擎信息却并不愿意提供。

而这只是丰田一家的情况。作为一个硬件与App开发商,Automatic几乎需要与所有市面上的车型合作,需要一家接一家去谈合作。可以想象中间的困难。虽然Automatic不是唯一一家与他们建立联系的开发商。

产品界面 (Copy)▲Automatic车载硬件连上手机APP的产品界面

好消息是,Automatic是最大的一家,他们与汽车制造商关系也非常好。很多生产商愿意合作,共享数据。而这样的良好合作关系,帮助Automatic树立了强大的关系壁垒。那些后来者,没那么容易赶超。

今年,Automatic已经与一些保险公司、汽车分销渠道商等商谈合作,并且进展迅速。Automatic的野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品生态系统。

那些快速发展的公司总有自己的秘诀。真正的壁垒,局外人看不见。

Linkedin:不仅仅是求职

你怎么也想不明白,一家社交媒体平台公司,为什么还要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推广账号?

领英全球社交媒体负责人Connie告诉我们,只要关于职场的对话或讨论,我们都希望确保LinkedIn参与其中。

IMG_7166▲傅盛战队来到LinkedIn美国办公司

为了实现这个庞大的愿望,这家公司运营了150个社交媒体账号,有超过60个员工负责这些账号的日常运营。而Connie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他们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,传递一致的公司信息,保持统一的品牌调性。

问题来了,保持统一的调性有那么重要吗?这是傅盛战队提出的问题。他们认为,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,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也不相同,每一个用户的使用习惯更是千差万别,难道不应该“因地制宜”?

随着领英全球化步伐的加快,很多人都在向Connie询问类似的问题。她认为,领英这样做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一个唯一确定的主张。而领英的主张就是为了给世界上所有的职场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。通过连接世界的职场人员,帮助他们的工作更
有效率。

更具体的说,领英有一个专门的品牌营销团队。他们会研究和分析领英的形象,并在全球为LinkedIn树立最正确的品牌个性。Connie说,他们更倾向于把LinkedIn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,让它变得有趣、活力和平易近人。所以,他们在描述品牌、公司形象的文字上,相当讲究。

问题又来了。相比Google, Amazon等大型企业来说,一个相对初创的小团队,如何通过领英获得更多优秀人才的关注和兴趣呢?

Connie认为,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一份完备细致、并且具有说服力的公司介绍。具体到细节,除了简介资料外,清晰的照片、鲜明的大标题、完整阐释了你是谁,你有什么优势,为什么获得成功等关键信息,从而吸引更多人来访问。

看起来,领英也不就单单就是一个社交招聘。好公司总是眼光放得很远。这一点,我们在硅谷体会深刻。

LinkedIn带领傅盛战队参观园区的员工,与大家合影▲LinkedIn工作人员带领傅盛战队选手参观办公园区

然而,即使在硅谷,人们也不止因为眼光放远,就忘记一个伟大想法背后所需要的坚持;人们不纯粹依恃于技术带来的革新,就轻视产品背后的商业法则;人们也不囿于公司的固有属性,就忘记每一家公司的背后其实都是鲜活的“人”。

硅谷的另一面,何尝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。商业就是这样。